龙钢4#高炉中修开炉达产实践
张小龙,程西亚,陈智平,姚建卫
(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企业,陕西 韩城 715405)
摘 要:龙钢4号高炉
关键词:高炉;开炉;实践
1 前言
龙钢4号高炉(
该高炉于
2 开炉前的准备工作
2.1 炉缸清理
4#高炉停炉后,组织人员进行了扒炉工作,炉缸清理至铁口中心线以下,其中2个铁口方向清理至铁口中心线以下
2.2 高炉烘炉
开炉前按缓慢升温,中温低温时间长,高温时间短,降温速度要求缓慢原则,严格实行烘炉曲线烘炉,保证造衬稳定性。烘炉参数见表1 。
表1 烘炉参数
|
温度区间(℃) |
升温速度
(℃/h) |
时间(h) |
风量
(m3/min) |
炉顶压力(Mpa) |
炉顶温度极限(℃) |
气密箱温度极限(℃) |
升温 |
50-150 |
25 |
4 |
1000-1500 |
0.15 |
300 |
65 |
恒温 |
150 |
0 |
20 |
1500 |
0.2 |
300 |
65 |
升温 |
150-300 |
15 |
10 |
1500~2000 |
0.02 |
300 |
65 |
恒温 |
300 |
0 |
28 |
~2000 |
0.02 |
300 |
65 |
降温 |
300-50 |
25 |
10 |
0 |
风口吹冷风 |
2.3 打压、试漏
打压检压的目的是检查整个高炉系统和煤气系统流程的密封情况,并对检查出的漏点进行堵漏处理。
烘炉完毕后对高炉本体、热风炉系统打压、试漏,发现漏点及时处理,直至无漏点,确保开炉后本体系统正常工作。
2.4 铁口喷吹系统
(1)南场铁口安装空压管,送风后用空压向炉内鼓风,当出铁时只需停止鼓风铁口可自动打开。
(2)北场铁口由外向内打入¢76*
3 高炉开炉
3.1开炉装料
考虑到现有原燃料条件,开炉料全焦比全炉碱度。正常料组成为焦炭、烧结矿、高硅块矿、锰矿,空料组成为焦炭、石灰石、锰矿。
炉料填充:炉缸风口 中套以下填充木材,剩余部分和炉腹填充净焦,炉腰及炉身下部填充空焦,从炉身中部开始过度到正常料。
表2 开炉装料
序号 |
料制 |
矿石批数 |
焦批 |
料批 |
矿批(t) |
渣碱R2 |
负荷 |
酸性料 |
到达部位 |
||||
矿批 |
A |
Q |
Mn |
灰石 |
|||||||||
9 |
11CCO |
11 |
22 |
16.5 |
22.0 |
18.52 |
1.98 |
1.5 |
|
0.95 |
1.10 |
9% |
炉身中上部 |
8 |
4CCCO |
4 |
12 |
8 |
22.0 |
19.48 |
1.32 |
1.2 |
|
0.96 |
0.73 |
6% |
炉身中下部 |
7 |
4CCCO |
4 |
12 |
8 |
16.0 |
14.68 |
0.32 |
1.0 |
|
0.95 |
0.53 |
2% |
炉身下部 |
6 |
18(C+△) |
0 |
18 |
9 |
0.85 |
|
0 |
0 |
0.85 |
1.00 |
|
|
炉腰 |
5 |
|
0 |
17 |
10 |
0.0 |
0 |
0 |
0 |
|
|
|
|
炉腹 |
4 |
|
0 |
3 |
1.5 |
0.0 |
0 |
0 |
0 |
0 |
|
|
|
炉缸上部 |
3 |
少量木材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2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炉缸中下 |
1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死铁层 |
合计 |
|
19 |
84 |
53 |
394 |
340.3 |
28.3 |
25 |
15 |
|
0.46 |
|
总干焦比t |
3.2开炉前堵风口情况
总风口进风面积为
表3 风口配置
风口 |
1# |
2# |
3# |
4# |
5# |
6# |
7# |
8# |
9# |
10# |
直径mm |
110 |
120 |
120 |
120 |
110 |
120 |
120 |
120 |
110 |
120 |
面积m2 |
0.0095 |
0.0113 |
0.0113 |
0.0113 |
0.0095 |
0.0113 |
0.0113 |
0.0113 |
0.0095 |
0.0113 |
风口 |
11# |
12# |
13# |
14# |
15# |
16# |
17# |
18# |
19# |
20# |
直径mm |
120 |
120 |
110 |
110 |
120 |
120 |
120 |
110 |
120 |
120 |
面积m2 |
0.0113 |
0.0113 |
0.0095 |
0.0113 |
0.0095 |
0.0113 |
0.0113 |
0.0095 |
0.0113 |
0.0113 |
风口 |
21# |
22# |
23# |
24# |
25# |
26# |
|
|
|
|
直径mm |
110 |
110 |
120 |
120 |
120 |
110 |
|
|
|
|
面积m2 |
0.0095 |
0.0095 |
0.0113 |
0.0113 |
0.0113 |
0.0095 |
|
|
|
|
4 开炉操作
4.1 点火送风
4.2 出铁出渣操作
为了避免做一次铁先见渣后见铁,造成炉前工作被动,通过渣铁量计算,适当延长第一次的出铁时间。于16:20第一炉铁南场铁口顺利打开,渣铁温度充沛,流动性良好。第一次铁炉温4.2%,出铁量较小,累计56t(理论计算炉缸内形成铁量230 t)。后续加强炉前出铁,为炉况恢复创造好条件。
4.3 送风制度调整
引煤气后逐步加风,根据风速逐步捅风口,于
4.4 强化冶炼阶段
高炉快速达产的条件之一是降硅。开炉炉温控制【Si】4.0左右,一天后逐步降炉温至14号铁,第三天降至10号铁。为上风创造了条件,并保证物理热1480以上,保证渣铁流动性,为高炉强化奠定基础。
喷煤富氧是提高高炉冶炼强化的有效措施,也有利于高炉降硅。于
5 结语
(1)从管理上本次开炉组织有序,同时制定了科学严谨开炉方案,分工明确,责任到人,为快速开炉达产奠定了基础。
(2)开炉参数的选择合理,送风面积合适,保证送风后具有合适的风速和鼓风动能,为后续7天能够达产达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。
(3)开炉前准备充分,特别是采用铁口预埋(富氧+空压)管道,鼓入空压及氧气,实现了开炉开铁口不用氧气管烧铁口的(龙钢)历史突破。
(4)本次开炉不足之处,前期渣碱稍高,适当延长开炉进程,在以后开炉中加强调整,促进高炉恢复。
参考文献
[1]《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手册》周传典 主编
[2]《高炉炼铁500问》 郝素菊 蒋武峰等
[3]《高炉炼铁工艺及计算》 成兰伯 主编
[4]《实用高炉炼铁技术》 由文泉 主编